市委十五屆五次全會報告摘登

                                      2023-01-09 11:14
                                      發布單位:潮州日報
                                      【瀏覽字體:

                                        今年工作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視察潮州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貫徹省委十三屆二次全會精神、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以高質量發展為牽引,高水平打造“一軸兩帶”區域發展格局,深入實施“一大引領、三大戰役、六大提升”工作部署,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民生福祉持續增進、社會大局平安穩定,奮力譜寫現代化潮州新篇章。

                                        過去一年交出滿意答卷

                                        2022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貫徹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迎接和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推動改革發展邁出新的堅實步伐。

                                        綜合實力不斷攀升

                                        創新步伐加快,高新技術企業增至219家,三環集團建成全國首個百千瓦級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示范應用系統,潮安經濟開發區獲批省級高新區。特色產業發展高地不斷夯實,潮州港經濟開發區獲評省特色產業園區和省加工貿易產業轉移園,潮州港擴建貨運碼頭開啟集裝箱外貿業務,益海嘉里糧油基地等一批大項目投產,國家東南區域應急救援中心、凱普醫學科學園等項目開工建設。立體交通網絡不斷構建,粵東城際鐵路潮州段順利開工,寧莞高速潮州東聯絡線等完工投用。高標準建設3個省級農業產業園、3個省特色農產品優勢區,鄉村振興考評獲省“優秀”等次。

                                        “三大戰役”戰果豐碩

                                        全面打響三大戰役,干部隊伍精神面貌煥然一新,54項歷史遺留問題得到全面解決,辦理歷史遺留不動產登記超1萬宗,歷時17年無法建成的高級中學體育場完工投用,三大國資平臺整合資產超185億元,城建投獲評AA等級。營商環境、財稅金融等關鍵領域改革扎實推進。

                                        “雙統籌”扎實高效

                                        織牢常態化疫情防控網,連續1015天未發生本土疫情,因時因勢優化疫情防控措施,推動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最大程度守護了群眾健康安全。全力穩住經濟基本盤,實施穩經濟6方面143項具體措施和72條接續措施,有力降低疫情影響。

                                        文化魅力有新提升

                                        實施潮州文化大傳播、大發展工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創建、古城世界文化遺產申報有序推進,鎮海樓復建完工,百花臺民俗文化綜合體等文化地標加快建設,牌坊街獲評首批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鳳凰鎮獲評全國鄉村旅游重點鎮,龍湖古寨獲評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非遺保護傳承持續加強,上線國內首個“元宇宙”地方工藝美術館,潮州工夫茶聯合申報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新增中國工藝美術大師3名。

                                        民生福祉持續增進

                                        十項民生實事全部辦成,民生類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8%,13個學校項目和10個醫療衛生項目建成投用。韓江新城建設全面鋪開,城中村加快示范改造,管道燃氣供應“一張網”基本實現全覆蓋。生態質量有效改善,韓江水質保持Ⅱ類標準及以上,楓江深坑國考斷面水質達國家和省考核目標要求,“三江連通”工程、引韓濟饒工程提前建成通水。社會大局持續穩定,法治建設獲評省優秀等次。

                                        黨的全面領導和黨的建設有力加強

                                        全面深入學習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嚴格執行市委堅決落實“兩個維護”十項制度機制,推動全市黨員干部堅持“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排頭兵”比學活動、“四型”模范機關等黨建品牌不斷擦亮,人才強市“1+1+8”制度體系初步成型,干部工作“1+6”制度體系統籌推進。大力正風肅紀反腐,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260人,查處民政系統、國有企業、專項資金、開發區建設、礦產資源開發等領域一批腐敗案件。

                                        學深悟透,站位全局,以高質量發展為牽引扎實推進潮州現代化建設

                                        踏上新征程,我們要持續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站位大局審視全局,在思想認識上再深化、在工作思路上再完善、在發展路徑上再明晰,用好高質量發展這把“金鑰匙”,上下同欲,攻堅克難,一步一個腳印把潮州現代化建設推向前進。

                                        深刻認識推動高質量發展是堅持“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的具體體現

                                        我們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就是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總書記、黨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上來,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義和具體要求,堅決按照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辦,切實把總書記殷殷囑托轉化為潮州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以扎扎實實工作成效體現堅持“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

                                        深刻認識加快高質量發展是潮州現代化建設的根本出路

                                        我們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就是要運用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牢牢把握潮州所處的歷史方位和歷史條件,辯證看待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深刻認識實現潮州現代化除了高質量發展別無他途,增強識變的自覺與求變的主動,以前瞻的視野搶抓風口、以改革的思維解碼破局、以系統的觀念統籌謀劃,用高質量發展的步步推進,贏得現代化建設的節節勝利。

                                        深刻認識堅持制造業當家是加快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

                                        我們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就是要運用好習近平經濟思想,深刻認識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制造業上,大力營造有利于制造業發展的環境,充分激發制造業企業發展活力,不斷強化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努力在優勢制造業上搶占“制高點”、在未來制造業上形成“動力源”、在傳統制造業上跑好“升級賽”,高高挺起現代化產業體系的“脊梁”,讓高質量發展基礎更牢、成色更足。

                                        今年重點做好八方面工作

                                        1.更加注重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一要接續打好“三大戰役”。深入推進“干部思想作風轉變”戰役,持續開展思想解放大討論和“八種表現”問題大整改,全面激發廣大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深入推進“歷史遺留問題解決”戰役,聚焦楓溪體制機制改革等一批重點事項,堅持“一把手”帶頭攻堅、“一本賬”系統攻堅、“一盤棋”合力攻堅,一抓到底,妥善解決。深入推進“資源配置優化”戰役,增強城建投、文旅投、潮農投三大平臺的自我發展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盤活舊資源,開發新資源,以資源配置“一子落”帶動經濟“滿盤活”。

                                        二要縱深推進改革攻堅。謀劃推出一批上下貫通、多部門協同的“集成式”改革,深化數字政府改革建設,大力破除項目建設、財稅金融、國資國企、農業農村、教育衛生、市域治理、干部人才等重點領域的體制性障礙、機制性梗阻,持續向基層放權賦能,讓干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干、群眾敢首創。

                                        三要全面擴大對外開放。打好外貿、外資、外包、外經、外智“五外聯動”組合拳,主動對接融入“雙區”和三大平臺建設,用好海內外潮人社團資源力量,借船出海、借梯登高。大力支持企業抱團搶訂單開拓市場,加快推進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農業對外開放合作試驗區建設,全力穩住外貿基本盤。積極參與汕潮揭都市圈建設,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社會治理和環境保護聯防聯治、產業項目互補互嵌中實現共同發展。

                                        2.更加注重發展實體經濟

                                        一要推動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比翼齊飛。分門別類研究制定各個產業轉型升級路徑,下大力氣推動工業技改,加大物聯網、大數據、5G通訊等新技術賦能,推動數字化改造、網絡化轉型、智能化升級,讓傳統產業煥發新活力。抓住實施擴大內需戰略重大契機,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以爆款“潮貨”搶占市場、贏得口碑。要加大力度培育發展新材料、智能衛浴、安全應急、生物醫藥、芯片封測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發展生產性現代服務業,努力構建產業體系新支柱。

                                        二要推動產業平臺與招商引資雙向發力。要借助深圳對口幫扶協作的契機,持續提升鳳泉湖高新區、潮州港經濟開發區、潮安經濟開發區、南山分園、湘橋分園等園區承載能力和發展能級,打造特色主導產業集聚主陣地、承接產業轉移主平臺。要掀起大招商熱潮,想盡辦法“引得鳳凰來”。樹牢“項目為王”工作導向,全力推動招引項目快開工、快投產、快達產。

                                        三要推動營商環境與企業培育相互促進。要樹牢“環境是金”的理念,努力打造投資熱土、創業沃土。大力實施制造業當家“一把手”工程,千方百計為企業解決資金、土地、用能、用工等實際困難。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全面落實援企惠企穩企安企政策措施,弘揚企業家精神,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加大市場主體“個轉企、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扶持力度,實施行業領軍企業、規上工業企業培育行動,引導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路子,支持“四梁八柱”企業做大做強、“鏈主”企業延鏈強鏈。

                                        3.更加注重夯實教育科技人才支撐

                                        一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以制訂實施教育三年提升行動計劃為抓手,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大力實施“名校、名師、名校長”工程,推動學前教育特殊教育普及普惠、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縣域高中整體提升、職業教育提質培優,在優化學校布局、提升優質資源供給、強化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等方面不斷實現新進展。

                                        二要堅持科技驅動發展。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做大做強韓江實驗室等重大科研平臺,支持企業打造重點實驗室、新型研發機構等創新平臺,培育壯大高新技術企業集群,提升創新主體“單兵突破”和“軍團作戰”水平。加強核心技術攻關,力爭在新材料、現代食品、生物醫藥、智能衛浴等領域實現新突破。探索產學研用融合路徑,搭建科技成果與技術需求對接平臺,探索創新“科技入股”“作價轉讓”等科技成果轉化模式,巧借“外腦”推動更多科研成果落地潮州。

                                        三要堅持人才引領發展。堅定不移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堅持黨管人才,整體性構建“1+1+8”人才制度體系,打造人才工作全新格局。聚焦教育強基、醫療提質、科技創新、產業轉型、文化興盛、鄉村振興,全面實施“韓江人才計劃”,大力引育各領域高層次人才、青年拔尖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創新團隊。發揮在潮高校和職技院校的主陣地作用以及入選省首批產教融合試點城市政策優勢,激發企業承載創新人才、技術技能人才的主體功能,培養牽引支撐我市產業發展的人才大軍。

                                        4.更加注重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一要落實強縣促鎮帶村。突出縣域振興,發展壯大潮安、饒平縣域和湘橋、楓溪區域的主導產業和優勢產業,加快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引導鎮村人口向縣城轉移,讓縣域強起來。突出聯城帶村節點功能,建設一批中心鎮、專業鎮、特色鎮,打造鄉村治理中心、服務中心、經濟中心。突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作為底線任務,把產業振興作為重中之重,走出特色鄉村產業發展新路。

                                        二要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結合農民群眾實際需要,加快補齊農村水電路氣網郵等設施短板,提前布局新型基礎設施,改善農村現代生產生活條件。大力推進城鄉要素雙向流動,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開展“萬千農民素質提升行動”“名優教師送教下鄉活動”“萬企興萬村行動”,推動更多人才、資本、技術等資源要素從工業向農業、從城區向鄉村流動。

                                        三要提升城鄉建設品質。高標準規劃建設韓江新城,加快推進鳳城生態水鄉示范區水利整治工程、北溪綜合整治、硯峰路、粵東城際半島廣場站、飛天燕片區開發等重點項目,打造山水新城、生態新城、潮韻新城。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加快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堅持“拆、治、興”并舉推進22個城中村“十個一”工程,統籌推進潮人公園、環西湖時尚夜生活圈、西湖公園創國家“4A”景區、東麗湖配套設施等項目,適度超前打造智慧城市,打好創建國家衛生城市攻堅戰。

                                        5.更加注重推動精神文明建設

                                        一要加強意識形態領導。深入實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傳播工程,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加強各類陣地建設和管理,營造清朗網絡空間。深入實施主旋律弘揚工程和潮州文化大傳播、大發展工程,加快媒體融合發展,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策劃“潮州文化節”“潮州文化海外行”等活動,深度開發國際潮學、潮文化研學基地,打造世界潮人尋根地。

                                        二要刷新城市文明高度。堅持把精神文明建設擺在重要位置,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陣地作用,深度挖掘牌坊街、廣濟橋、韓文公祠、涵碧樓等時代內涵,加強紅色文化、名賢文化、家風家訓文化宣傳。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抓手,深化群眾性文明創建活動,打造“志愿之城”,建設誠信社會。

                                        三要守護潮州文化瑰寶。加強歷史文化資源活化展示,實施潮州文化探源工程,繼續做好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國家5A級景區和世界美食之都創建工作,推動潮州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加快復建百花臺民俗文化綜合體等文化地標,高質量推進古城墻、筆架山潮州窯、道韻樓、茂芝會議舊址等文旅提升項目。做好非遺活態傳承和開發利用,大力扶持瀕危非遺項目,推動工藝美術產業化規?;l展。

                                        四要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實施高品質文化供給工程,高水平舉辦“花燈節”、潮州文化巡游等,加快“三館一站”提檔升級,科學布局體育中心、文化劇院、工藝美術館等公共服務設施,打造群眾身邊的“文化圈”“健身圈”“休閑圈”。實施文化精品工程,持續推出一批彰顯中國精神、潮州特質的文化精品。

                                        6.更加注重加強生態文明建設

                                        一要統籌推進綠美潮州建設。按照省2025年全域建成國家森林城市的要求,統籌點、線、面,推進林網、水網、路網融合,優化綠廊、碧道、公園、綠地建設,持續優化林分、優美林相,發動全民義務植樹,推動森林資源增量、生態增效、景觀增色。加強古樹名木保護管理,探索開展特有珍稀動植物保護立法,推動鳳凰山脈系統修復和生態茶園建設。

                                        二要狠抓生態環境綜合治理。聚焦“讓韓江秀水長清”,鞏固提升全國示范河湖創建成效,高標準管理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加強“韓江黿”等水生生物資源保護,因地制宜打造親水生態岸線。全面落實中央、省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堅決打好打贏楓江、近岸海域整治攻堅戰,加快推進截污納管、雨污分流、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全力守護綠水青山。

                                        三要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大力實施重點行業減污降碳行動,推進各類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加快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提升陶瓷、不銹鋼、印刷等行業的清潔生產水平,下真功夫建設瓷泥產業園、整頓瓷泥加工場,堅決遏制“兩高”項目、取締“散亂污”企業。大力發展綠色建筑,推廣綠色建材和綠色建造,引導綠色低碳交通運輸方式。

                                        7.更加注重提升人民生活品質

                                        一要實施就業優先戰略。落實落細就業優先一攬子政策,把促進青年特別是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強化就業困難人員、失業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支持,加大“三支一扶”等政策性崗位開發,強化就業孵化基地建設和創業擔保貸款扶持措施,推動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

                                        二要健全社會保障體系。落實社會保障從“制度全覆蓋”轉向“人群全覆蓋”要求,全面推進擴面征繳,實施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制度,落實異地就醫結算,推廣個人養老金制度,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加快建立市級困難群眾信息共享平臺,突出抓好“一老一小”保障,加強養老、兒童福利機構場所建設,格外關愛殘疾人、精神障礙患者等特殊困難群體,健全慈善救助、志愿服務體系,織密民生保障安全網。

                                        三要推進健康潮州建設。全市“一盤棋”布局推動一批醫院項目建設,深入推進醫聯體、高水平醫院和特色優勢??平ㄔO,推行預約診療、遠程醫療、互聯網診療等新模式,大力支持中醫藥發展。實施縣級醫院擴能工程,提升鎮級醫療服務水平,切實解決村醫“空白村”村民看病難問題。開展公共衛生服務能力提升行動,全面加強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和應急能力建設,保障好群眾的就醫用藥,著力保健康、防重癥。

                                        8.更加注重統籌發展和安全

                                        一要建設更高水平平安潮州。扎實推進維護政治安全專項行動,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深入打擊盜搶騙、黃賭毒、食藥環等違法犯罪,筑牢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網。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全面推進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構建一核多元的基層治理體系。強化社會矛盾糾紛和信訪積案排查化解,突出抓好重點領域、重點群體矛盾糾紛化解工作。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強化安全生產綜合治理,對道路交通、城鎮燃氣、自建房、食品藥品安全等重點行業領域實行閉環管理。

                                        二要打造更高水平法治潮州。提高立法質量,出臺具有潮州特色的“小切口”“小快靈”法規。深入開展法治政府示范創建,深化鎮街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提高公職人員特別是領導干部依法辦事的能力和水平。落實司法責任制,支持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深入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扎實做好“八五”普法。

                                        三要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完善防范化解政治、經濟、社會等重大風險的預案,全力確保糧食、能源資源、應急管理、產業鏈供應鏈等關鍵領域安全可控,嚴防各類風險交織疊加,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政策,推進撂荒地整治,抓好春耕備耕、夏耕夏種,堅決遏制“非農化”、防止“非糧化”。扎實做好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各項工作,確保房地產平穩發展。




                                      附件:

                                      在线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www